舜龙“春晚”,这亲切诱人的字眼。写下这个标题,我的心里如春风乍起,荡漾着对公司举办春晚的遐想,那温情的画面,那灿烂的笑容,在我的脑海里来回闪现。企业走过20年,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春节晚会已连续举办了17年,从最初的春节职工联欢会,到年初八具有一定规模和舜龙特色的春晚,它就像一个懵懵懂懂的婴儿,逐渐成长为一个17岁的花季少年,留下了无数精彩的瞬间,许多温暖的回忆,它也成为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风向标。
17年来,在这个舞台上,职工唱歌、跳舞、做游戏,展示风采、抒发情感、相互穿插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演绎着企业和员工的发展、变化,每年的舞台上都有创新、都有新面孔,作为曾经参与联欢会的筹备人员之一,有很多幕后的故事让我感动,很多的节目让人记忆深刻:1996年,公司第一次联欢会上,张振鹏、张建军两只黑衣男“天鹅”在热情、欢快的《四小天鹅》乐曲中的反串表演,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观众反映好极了,也为以后节目的编排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 2001年,伴着迪斯科乐曲、合着职工那铿锵有力的节拍,原领导侯淮华书记穿着一双老棉头鞋和张家利那洗尽铅华的模特步“雷倒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50多岁、胖硕的程汝绪师傅与4个小青年PK抢板凳游戏,在紧锣密鼓的“敲盆”声中,几个回合下来,程师傅用他那独创的蒙古族式“太空步”把四个小青年忽悠的晕头转向,依次被挤了下去,把职工们笑得前仰后合;随着朱梅女儿张小雷的一段精彩的芭蕾舞《天鹅湖》把观众们领进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童话故事里;连续两年以优雅时尚为主题的中老年时装秀展示了女职工的风采,那自信、灿烂的笑容,赢得了满堂彩;党群部梁斌多才多艺的4岁女儿说的天津快板《猫和老鼠》,以稚嫩的童声和幽默诙谐、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让观众记住了这个可爱的小精灵。 2008年的团拜会上,剪个板寸头,穿个黑夹克,以一曲激情昂扬的《恭喜发财》沸腾全场的航运部郭庆贺,像一匹黑马腾空而出,惊起呼声一片;女职工的扇子舞和健美操对大家来说记忆犹新,虽然她们的年龄、高矮胖瘦参差不齐,动作也没有舞蹈家那翩若惊鸿的精致之美,在台上也就那么几分钟,但从僵硬到灵动、从杂乱到整齐,这背后付出多少汗水,又有谁知道?还有汽运部、党群部自编自演的宣传本部职工爱岗敬业的快板书、三句半、职工子女的各种乐器演奏、配乐诗朗诵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节目、一场联欢会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笑声和快乐,更多是鼓励和希望。
17年来,伴随着公司的发展和成长,舜龙“春晚”从最初的职工联欢会逐渐演变为慰问驻外销售人员和船队长家属的酒会、再到后来形成固定的年初八的新春团拜会,它早已成为舜龙公司和员工们共同拥有的一道文化大餐,一场大家庭聚会。 没有这个舞台,我们无从发掘工作以外那些我们熟悉的身边人原来有如此能歌善舞、活力四射的一面,舞台上那精彩纷呈、光鲜亮丽的背后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没有这么多热心的业余“编导”聚在一起出主意,想点子,四处借衣服,殚精竭虑的编排节目,就没有舞台上那炫目的演出,没有观众的掌声和喝彩。这些年,在春晚的创作理念、节目的表达方式上,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也有一些一直不变的东西:不变的情感、不变的关怀。每年的舜龙“春晚”都会催生与之相关的时尚潮流,成为了一个企业向前发展的风向标,更承载了每一个员工的情怀和美好记忆,他们用靓丽丰姿诉情怀,放激情飞扬展未来,吟轻歌曼舞颂和谐,唱人生旅途添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