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徽省官方消息,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准引江济淮工程项目建议书,标志着半个多世纪以来安徽期盼的“南水北调”正式进入动工倒计时。据安徽省官方消息,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准引江济淮工程项目建议书,标志着半个多世纪以来安徽期盼的“南水北调”正式进入动工倒计时。
引江济淮输水线路总长1337公里的引江济淮工程被称为安徽的“南水北调”,形成内陆既京杭大运河之后的第二条人工大运河,全长800多公里。此项工程涉及区域之广、建设难度之大,均是安徽省历史上少有的。
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引江济淮工程以城乡供水和发展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环境等功能。工程估算静态总投资616亿元,总工期5年。
据水利专家介绍,引江济淮工程除调水外,还为淮河通江达海开辟新航道,将来能够通行千吨级船舶,为国内内河航运通航的最高标准。
“将来阜阳港、淮南港、合肥港、芜湖港等港口都要升级改造。”引江济淮工程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江淮大运河沟通淮河长江,为淮河的通江达海开辟出一条“黄金水道”。
根据工程定位,引江济淮工程既是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等综合利用工程,也是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工程联通长江经济带、合肥经济圈、中原经济区三大战略区域,对于解决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状况,增强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水保障能力,构建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入江通道,优化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恢复巢湖水生态功能,遏制淮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势头,改善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协调与合作,支撑皖北地区乃至安徽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安徽历届省委、省政府都为此做了大量工作。2014年,引江济淮工程列入了国家近期加快推进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
安徽发改委主任张韶春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也表示,“这是多年研究论证的重大项目,去年全力推进以后,今年规划已经批了,项目建议书经过了水利部、交通部的行业审查,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审查。”“希望尽快审批,希望在今年下半年也能开工建设”。
业务部陈媛媛摘自中国岩土网